制品都与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有关。皮货制品有结实的牛皮腰带,有皮大衣皮帽子的半成品,有赶牲口的长皮鞭、短皮鞭,有牲口的皮笼头、皮缰绳和拉车的皮绳套,有骡马驴子的拉车套在脖子上圈套(也叫套项或套缨子),还有在黄河里使用的羊皮筏子上绑的羊皮囊……这个村子的皮货很早就出了名儿。
“大喇叭”蒋汉杰,自幼命运多舛,尚在襁褓之中便失去了双亲温暖的怀抱。幸运的是,无儿无女的伯父伯母伸出援手,用他们那并不宽裕却充满爱意的家,为他撑起了一片天。在伯父伯母的悉心照料下,蒋汉杰渐渐长大,成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。
然而,命运似乎并未就此对他手下留情,反而为他铺设了一条更为坎坷的道路。年少的蒋汉杰,在一次毫无防备的漫步中,竟被军阀的队伍如狼似虎地强行征召为壮丁,从此,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写,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与艰辛的军旅生涯。在那暗无天日、战火纷飞的岁月里,蒋汉杰虽未能如愿在军队中崭露头角,博取功名,但无尽的战斗与生死磨砺,却如同一位严苛的师父,意外地传授给他几手不俗的武功。这些武功,如同暗夜中的明灯,不仅让他在乱世中得以自保,屡次化险为夷,更成为了他日后行走江湖、惩恶扬善的傍身之技。每当夜深人静,蒋汉杰都会默默回味那段军旅岁月,感激那些看似残酷实则成就了他的经历。
数年后,当蒋汉杰怀揣着对家的思念与一身的武艺归来时,迎接他的却是冰冷的现实——伯父伯母已相继离世,那座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屋,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回忆和无尽的寂寞。他跪在伯父伯母的坟前,泪水无声地滑落,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与绝望。从此,蒋汉杰便成了一个虽有栖身之所却无家可归的流浪汉。
农闲时他就游逛到县城里赌博逛窑子,每到麦子收割的季节王财主就把他雇来,主要是看上他的喉咙和他那吓人的大黑个子。他的长相与别人也很不一般,个头儿比一般人高出一个脑袋,黑壮黑壮好像非洲的大黑猩猩,胆小的人看着他的样子心里就感到恐惧。王财主让他在收麦子的田里和打麦子的场里,吆喝催促王家的长工短工们别偷懒、别打瞌睡用劲儿地干活儿。夜里他在王家的打麦场里,这个麦垛转到那个麦垛,不停地用大喇叭吆喝着:“防火防盗、小心为妙……防火防盗、小心为妙……”。
这个姓蒋的汉子,不仅拥有一副能震响半边天的喉咙,身形魁梧,就连那双眼睛也锐利如鹰,仿佛能洞察人心。每当他瞪大眼睛,紧紧盯着那些在王家做工时企图偷懒的伙计,那些家伙无不吓得脊背发凉,仿佛有股寒气直透心底,连王家的长工短工都对他敬畏三分,尽管他自己也只是王家众多短工中的一员。然而,在这个小村庄里,他并无显赫的家世或地位,以至于村民们对他既心存畏惧又暗自轻视。背后,他们戏称他为“大喇叭”,当面则只呼他的小名“蒋小六”,对他的大号“蒋汉杰”视而不见。这令他倍感屈辱,常在酒后失控,站在村头,用他那大嗓门吆喝起来:“叫声蒋汉杰,新鞋我来买!叫声蒋小六,拳头等你挨!”村民们初时愕然,随即哄笑成一团,但这句半认真半玩笑的话,却像长了翅膀一般,迅速在邻近几个村庄间传开,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第一〇六章“大喇叭”蒋汉杰的故事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